2021年2月
何端峰
虽然这个题目有点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句式,两者其实无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咱们不知道。没见过。红莓花儿是怎么开的这次是近距离看到的,比较有感性认识。
当然我说的是心田同学策划的北大80级女生的小合唱《红莓花儿开》。这个歌是某个苏联电影插曲,不过咱们没看过。又有同学查出其实歌里的“红莓花儿”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红莓”(英文 raspberry)的花,也不是草莓的花,而是一种“荚蒾花”(俄文 калина)。这种花在俄国和乌克兰很受喜爱,基本上是非官方的国花,有如雪绒花在奥地利的地位。它有上百个种类,有些有袭人之香。
荚蒾花是野花,色白,不大,近看没那么漂亮,最好远看,看那个一大树一大片的花海的气势。只看一朵花,它那么小,那么简单,那么娇嫩,那么微不足道。
那,还要近看么?
其实这不是要点。女同学唱这首歌是回应男同学的《等你到天明》。她们觉得我做《等你》的音频编辑还不错,要我帮忙编辑《红莓》的音频。
我极力推脱。我可以告诉她们我用的免费音频编辑软件。我可以教她们怎么用这个软件。我可以帮着出谋划策。我可以给反馈。我可以在她们有问题的时候伸出援手。我保证不会让她们失败的……。不知怎的,我的回答就被等同于我答应做音频了。
好吧。几年同窗,一世同学,不是吗?
我送出一个很黄很不像我的笑脸。
《红莓》的歌词有点暧昧。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他对这桩事情一点不知道,
少女为他思恋天天在心焦。
河边红莓花儿已经凋谢了,
少女的思恋一点没减少!
少女的思恋一点没减少!少女的思恋天天在增长,
我是一个姑娘,怎么对他讲?
没有勇气诉说,我尽在彷徨,
我的心上人儿,你自己去猜想!
我的心上人儿,你自己去猜想!
如果当年有女生唱这样的歌所有的少年都要心旌摇荡寝食不安了。那是一个有义无情的年代,不要说姑娘有心思不敢讲,小伙心思没讲出来胎死腹中的恐怕也不少。稍微胆大一点的写匿名情书。然后是写署名情书。再然后是在情书的信封上画上有情调有寓意的画。再往后……我也别再想入非非了,这样的男生我周围都没有。至少我不知道有。
女生呢?女生成熟比较早,恐怕没放任“心上人儿……自己去猜想!”有的话恐怕也后悔了。男生没心没肺的,你一让他自己去猜想他就猜错人了。
人生的岔路太多了。
《红莓》一共3个声部。云袖同学帮助大家找到了3声部合唱的谱子和K歌底板。田子同学用钢琴分别演奏并录音了每个声部,并做成K歌底板,便于每个同学跟着学唱。这个歌很多半音,跟着钢琴学对很多同学都很有帮助。
这些女生的素质真是没得说的。从定项目到交最后一版干音,只用了两周。
我们男生的素质就差点。怎么这么说呢?我们唱《等你》的时候用了两个月才搞定干音。而且我们人数少那么多,都不好意思这么比。再说了,从没唱过合唱的我也被拉进去唱了一家伙,这平均水平被我一下子拉到了水平面以下了!
录音都是用的K歌软件,但是它不能用来合成。把各人各次交的录音导出的工作都是天边同学一手抓办的。
合唱通常有指挥。每看到指挥用身体和左手表现出情感信号,我就感受到一种不可言表的信息。我不敢肯定指挥想传达的是同样的信息,也不敢肯定合唱队员也得到了和我同样的信息。于是我感到一种悲壮,一种音乐不可被人理喻的悲壮。
可是拍子呢?指挥用双手在空中画出无形的图案,或大或小,或圆或尖,拍子从哪里起,从哪里停呢?那么多的人,竟然可以把一个无法严格定义的手势给出一个共同的精确的理解,真是非常神奇。也许大家在练习的时候不只是在跟指挥同步,而且也同时在互相同步。
我曾经看儿子和他的同学排练无伴奏合唱。十几个男孩子,挤在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屋里。没有指挥,大家都细心地一边唱一边听。一瞬间,合唱土崩瓦解了。怎么回事?所有人都在问同样的问题,可是没人知道答案。于是重来。像魔术一样,这次一切都好了。合唱需要的默契跟量子纠缠不同,量子纠缠可以无限远距离相干,而合唱需要近距离磨合。
云上合唱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这种的反馈。大家跟着K歌的节奏唱,分别听着都不错,可是放在一起每个人的节拍差别就很明显了。唯一的补救办法就是后期调整。
说白一点,就是人工对齐。
再说白一点,就是我来对齐。
对齐说来容易,做起来难。首先的一个问题是跟谁对齐呢?以什么为标准呢?
为了后面容易做声部之间的平衡,我需要把每一个声部的不同声道先合成在一起。那么能不能先把每一个声部之内的不同声道对齐呢?
我们一共有4个K歌底板。一个是原声底板,另外3个是各个声部的钢琴底板。我求天边同学把这些底板也都下载下来。我把这些底板合成起来,看看它们之间齐不齐。结果不甚理想。有的地方不同声部之间相差一百多毫秒,更多的地方差四五十毫秒。有的同学觉得这已经很不错了,听着相当整齐。可是我觉得这一步不能马虎。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位老师给我们讲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之间的区别,给我印象很深。随机误差的平均值为零,而系统误差的平均值不为零。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声部都跟自己对齐,但是声部之间有系统误差,那最后的结果可能不会太好。怎么避免这个囧境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同一个目标对齐。而唯一胜任的目标就是原声底板。
把原声底板放进音频编辑软件,就会看到很多时候它的节拍不明显,至少是看着不明显。于是我决定把它的节拍先找到。可惜试用了几个找节拍的工具,都不成功。自己写一个吧,看了看这个软件的源代码,感觉搞明白它的结构决定从哪里下手需要太多时间。于是只好凭耳听眼看,手工找节拍。我决定每个小节标前两拍,结果是这样的:
有了这个利器,我每个声部选两个声道做代表,做了几个版本的模板,并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这个认可不是自动的。我要解释这个阶段先不着急音部之间的平衡等等。那些因素要等到以后再处理。
下一步,就要分声部对齐了。
这种肚里有话就是不说的情况其实古已有之。比如这首唐诗: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都爱得连“死”啊、“灰”啊什么的都说到了,话还说得这么不清不白的。这都一千多年了,还没人知道这诗是给谁写的。我说李大诗人啊,你的意中人,他知道吗?(这里用“他”不表示对诗人的性取向的关心,而是因为诗人在世的时候“她”字还没发明呢。)
具体对齐的时候,情形大概是这样的。这里是第二段的第三句。节拍上面是伴奏音乐,下面是人声。因为是立体声,每个声道又分成两个子声道。可以看出有的同学几乎每个字后面都有些空,这就允许每个字分别对齐。可是第三位同学的声道基本上是连续不断的。她这样唱是有讲究的。她曾经给我们找到过俄国姑娘唱的这首歌,她们就是这样气息不断地唱。
我不太愿意,也不太有把握,把连续不断的歌声剪开。不是完全没这么干,但是尽量避免。这样在对齐的时候就需要妥协。妥协,用数学语言表达,就是在给出的限定条件下找到误差最小的解。
这段工作当中,有的同学听了半成品反应说在某些地方听出有类似吹哨的声音。我查了一下,这个图显示的就是其中一个这样的位置。
从波形上看,好像几个人发的音很不一样。这是一个什么音呢?
这首歌里唱“少女”/“少年”的地方很多,这就是这个“少”的波形。其中声母 “Sh” 的音大家的发音相差比较多。比如这里显示的第一个同学,这个声母又短又轻。第二个同学的声母长一点。第三个同学的声母是带着韵母一起出来的。而第四、五个同学的声母则又长又响亮。这该怎么办呢?
从我的观察看来,大家唱歌的时候,她们的意图是要把韵母对齐的。于是我就把第一、第二个同学的声母放在拍子上,然后用她们的韵母的位置把其他同学的韵母找到一起。结果因为这是在一个乐句的开头,有一段时间就只有一个“Sh”的声音了,听着有点像吹口哨。
问题的根源找到了,而且不是我,我大舒一口气,真想吹个口哨。可惜我不会。
(不过下次应该试试把声母对齐。)
思其同学的文字说,这首歌代表了“女生对往日少女情怀的美好回忆”。
那时候,我们曾经是那么年轻,那么迷茫。我们中间的大多数,并没有机会遇上。可是,在那名叫未名的湖旁,我们曾经,分别,徜徉,互相踩在对方的脚印上。我们呼吸同样的空气,我们孕育类似的梦想。天赐良机,让我们在这样的时间,到了这样美的地方。天意啊,你给我们留了什么样的预想?是留守故地,还是远走他乡?
有意思的是,这次“对歌”,男生唱的《等你》是哈萨克民歌,女生唱的《红莓》是苏联歌曲。就是说,我们虽然曾在校园相遇,或者曾在校园完美错过,时过境迁,我们已经从校园的蔭庇下走出来了。
学校的光环不是我们的光环。只有这样想,才能坦然地说,学校的污点也不是我们的污点。
我们轻装出行,游走四方。有一天,我们在遥远的地方见面,互相问候,“你是……?” “你是……?”我们发现我们都成熟了,在人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胸中的火不再炽烈,但它仍然在发热发光。
刚开始用微信的时候,曾经有人拉我去参观一个叫“女生宿舍”的群。也有菩萨心肠的同学告诉我不要去。我感谢她。
其实从心而论,我没有去参观“女生宿舍”的愿望。男生进了女生宿舍,女生的行为举止就变了。有男生在,“女生宿舍”转眼之间就变成了公共场所,聊天的内容和形式都和原生态完全不同了。网上的“女生宿舍”又没有她们的装饰摆设,去了更没什么可以看的。
这还不是因为女生特别敏感。其实男生也一样。我在P大读研的时候就发现,如果只有男生在一起,他们就只会比拼体能。大家一起出去玩,后面的同学已经掉队了,可是前面的还在奋力向前冲。
后来,我们就在三角地贴布告,招志同道合的同学。来报名的有男有女,都是本科生。我们的面试流程大致是这样的:你哪个系的?有车(指自行车)吗?好吧,欢迎你跟我们一起去玩!
有了女生一起,出游的时候男生不但不拼命比拼蛮力气了,气质也好起来,待人处事文气多了。一个女生的车链子断了(不是简单的掉了),我们也一个人都没丢。用路边找到的一段铅丝把车链子接上,我们又上路了。 夜幕降临以后,我们给沉寂的山村带来歌声,转天还听别的老乡说到。山村没有正规旅店,我们男女生睡在一个大通炕上,我似乎能感觉到身旁女生信任的鼻息。
另外一次,我们来回翻过军都山两次,还多带了两个女孩(我表妹和她的堂姐),几个男生跟我学一边骑车一边轻轻推着旁边的女生上山(不能太使劲,否则她往前走了你自己就停下来了),可温柔了!女生,让男生长大。女生,让男生成熟。
现在可好,十几个素昧平生的女生把她们的“心里话”托付给我了。几十遍,上百遍,她们在我耳旁喃喃细语,讲诉她们“满怀的心腹话儿”,她们的“心焦”,她们的“思恋”,她们的“彷徨”。十几个昼夜,她们出去玩,把珍贵的心声留给我,让我来守护,让我来培育,让我来看着它们开花。
我当然知道,她们的“心腹话儿”不是给我讲的,她们的心上人也跟我无关。可是,能够听到这些,不正是求之不得的“女生宿舍”的境界吗?
我把她们的心里话掰开,调好,再拼到一起,好像是把优质的璞玉雕琢成美丽的姑娘。
如果在生活中碰到,我还是不会认出她们。可是如果我再次看到她们歌声的波形,我还真有可能会认出一两个。比如这位的波形,在每个音之前都有一个只有须鲸才能听见的超低频部分,简直是再也没谁了。
各个声部分别调好之后,就要调声部之间的平衡了。我前后试做了三版,征求意见。根据做《四季未名湖》的经验,在平衡问题上刚刚出现有不同意见的时候,我就赶快建议开网会,讨论解决。《四季》这方面做得不理想,因为有的同学喜欢突出独唱,有的同学喜欢强调和声,最后只好每样各出一版。《红莓》虽然没有独唱,但是主旋律往往不在高音部。多数合唱的主旋律都在高音部,因为高音部最容易听到。主旋律不在高音部,突出主旋律和加强和声效果就又成了矛盾。
网会上我们一起听《红莓》征求意见版,天边同学领导大家分析主旋律在不同声部的走向,我做记录。我们发现主旋律虽然主要在中音部,它也不时地会溜进高音部和低音部,而且有的时候是在一个乐句之内发生变化。而在一个乐句之内调整不同声部的音量平衡我觉得很危险,很容易露出马脚。会议没有形成决议,我就认为可以按我自己的理解做了。
会上的一个惊喜是在水一方同学用以前做的音频模板已经做出了第一版视频,而且非常不错。我们一致觉得既然《等你》有视频,《红莓》也应该跟视频一起发。心田同学自报奋勇,跟在水一方同学一起修改视频。此时已经是北京时间2月14日早上9点多了。要是能赶上在北京时间这一天发出80级公众号专刊就好了。
时不我待!重调平衡,去掉伴奏,合成三部合唱,加回声效果,加回伴奏,调平衡,转MP3。因为这些流程做过几遍,比较轻车熟路。美东时间13日晚上9:40,合唱音频完成交稿。心田和在水一方跨美国两岸合作,彻夜不眠,视频五易其稿,于美东时间14日凌晨6:35完成,此时东方的太阳已经喷薄欲出。五分钟以后,视频加上赶制的文字发给公众号的总编刘俊平同学。20分钟以后,平姑娘看到微信,送韩彪同学排版。再过一个半小时,公众号抢在北京时间晚9:30发稿,远远打破公众号发稿速度记录。此刻,中国和美国东西海岸都是情人节当天。
顿时,《红莓》火爆朋友圈和各同学群。
好评如潮。
很多人都提到,《红莓》在艺术上的成就比《等你》又上一层楼。我的理解是,这些女生的起点比较高,本来就站在更高一层楼上。
在做《红莓》项目的时候,我有幸看到一个别的学校的同学做的云合唱节目。它的文字内容很翔实,从理论和实践的各方面理通了云合唱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而那个视频,尤其是那里面的合唱音频呢,不幸的是……有点……嘿嘿。
也许——这只是一个假设——也许,在严丝合缝的理论之外,还需要有爱。不是对某个人的爱。或者也可以出于对某个人的爱,而升华到对合唱、对歌作为艺术的爱。
我远不是说《红莓》代表某种艺术的境界,或者高度。远不是。不是每个人都满意。我也看到它的不足之处,知道如果再有机会怎么能做得更好。但是《红莓》代表了一种精神力量,一种能引起广泛共鸣的精神力量。每个人的感受可以很不同,但是大家被她感动了,她的艺术魅力就发挥出来了。
小说《哈利·波特》里,有一种高级魔法可以把一个人的记忆保存起来,供其他人日后调用。
我逐渐认识到,《红莓》的制作是一个天赐的使命。它让我参与了保存和提炼和记忆一样无形的歌声的过程。而且这不是普通的歌声,而是载着十几个女生的年轻的声音、青春的记忆、多情的憧憬的歌声。
赐我这个使命的“天”不是“我劝天公重抖擞”的天公,而是一位天女。
我希望我没有辜负她的期望。
链接: